随着加密货币行业从灰色地带逐渐走向主流,华尔街和传统金融体系的态度经历了显著转变。贝莱德等重量级机构的入场以及美国政府对加密监管框架的完善,标志着加密货币正在成为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ChainCatcher根据Bankless与Coinbase资产管理公司CEO Eric Peters的深度访谈整理编译了本文,带您回顾加密货币从边缘到核心的发展历程。
2020年之前,加密货币被视为一种高风险资产,甚至许多传统金融从业者对参与加密市场持保守态度。然而,到2025年,包括贝莱德在内的顶级机构已开始公开支持加密货币。Eric Peters表示,拉里・芬克的认可是这一转变的关键节点。他认为,区块链技术能够解决交易效率低、透明度不足等问题,这是传统金融接纳加密的核心原因。
在早期阶段,传统金融更倾向于关注区块链技术而非加密货币本身。然而,随着稳定币的崛起,传统金融开始将加密视为工具属性的技术革新。Peters指出:“聪明人找到让加密融入金融体系的路径,例如通过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实现数字原生资产交易。”GENIUS Act的签署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进程,稳定币交易量甚至超过Visa或Mastercard。
2023至2024年间,美国政府曾对加密货币采取敌视态度,导致加密公司难以获得银行服务。然而,仅一年后,政策发生了180度大转弯。GENIUS Act的落地为稳定币提供了明确监管框架,而SEC推出的加密计划则促进了资产代币化。这些变化使加密技术得以更好地服务于传统金融体系。
智能合约的应用使得信息披露更加高效,同时大幅降低了成本。Peters表示:“未来所有披露文件都可以嵌入智能合约中,既保留透明度又降低成本。”这种融合不仅提高了金融系统的效率,还增强了市场信心。
尽管比特币ETF已成为成功案例,但真正的大规模机构资金尚未完全入场。Peters预测,未来5年内,多个趋势将共同推动加密市场发展,包括401k计划配置加密资产、AI与加密融合以及财富转移等。他预计,比特币价格可能在5万至25万美元区间波动,并存在泡沫式暴涨的可能性。
美国财政部与美联储的协同政策、AI与加密的共振效应,以及GENIUS Act带来的合规创新,都将为加密市场提供长期支撑。然而,短期风险依然存在,例如高杠杆财库公司的清算风险及传统金融安全漏洞可能引发的市场冲击。
总体来看,当前加密行业的基础设施和监管环境已远超以往周期,虽然回调不可避免,但灾难性下跌的概率较低。这一轮加密浪潮正以稳健的步伐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