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Jacob Wittman 文章编译:Block unicorn
货币作为人类社会的核心工具,其定义和形式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1944年7月,二战接近尾声时,来自40多个国家的代表齐聚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镇,试图回答一个看似简单却极其复杂的问题:什么是货币,谁来控制它?围绕黄金、美元和汇率的讨论,最终奠定了现代全球金融体系的基础。
每一次货币变革的核心问题始终是:货币的价值从何而来?这个问题的答案通常与主权性和稀缺性密切相关。而每一次变革不仅仅是物理形态的变化,更是信任、权力和规则的重新分配。当前,稳定币作为这一轮货币变革的最新表现形式,正推动信任和权力向去中心化方向发展。
已知的最早货币形式是商品货币,如黄金、白银、贝壳和盐。这些物品因其内在价值或广泛认可的价值被用作交易媒介。例如,黄金因其开采难度高且供应有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稀缺性赋予了商品货币可信度。如果你持有一枚金币,你可以相信它是可靠的价值储存工具,因为没有政府或银行能够凭空制造更多黄金。
在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浦岛,巨大的石灰石盘曾被用作货币。这些石头的价值取决于大小、运输难度和来源。它们表明,货币的力量更多地来自于共同的信念,而非其本身的物质价值。
然而,商品货币也有其局限性。笨重的特性使其难以运输,在快速增长的全球经济中效率低下。长距离贸易需要更灵活的支付系统。
全球化和工业化最终将商品货币推向极限。政府介入推出了法定货币,最初可兑换为黄金或白银的纸币逐渐被接受为货币本身。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将美元与黄金挂钩,并将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这一生态系统。
然而,到1960年代末,美国的黄金储备无法再支撑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1971年,尼克松总统暂停了美元兑换黄金,开启了纯法定货币(无实物背书)时代。
在这个阶段,货币的价值主要来自主权国家的可信度,而非物质稀缺性。美元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市场和公众相信美国政府能维持其价值。
这种转变赋予了国家强大的货币政策工具,但也带来了通货膨胀、货币战争和资本管制的风险。今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确保掌握货币发行权的人能够长期维持其价值和效用?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兴起促使人们思考:货币能否以数字形式存在于比特世界中?
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Mondex、Digicash 和 eGold 等项目尝试实现这一目标,但因监管压力、技术缺陷和缺乏信任而失败。
与此同时,电子银行、信用卡和支付网络变得普遍。然而,这些只是法定货币的新表现形式,仍依赖于封闭的技术系统和中介机构运营。
稳定币通过结合开放、无需许可的基础设施,将权力从公司手中夺走。它们继承了法定货币的可信度和效率,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可编程性和全球可访问性。
稳定币的价值通过与储备资产(如美元)挂钩得以预测,并通过公共区块链实现实时结算和跨境流通。
我们认为,稳定币的监管框架应与其核心原则保持一致:
无需许可:个人应掌控自己的钱财,而不受中间人的限制。
无国界:地理位置不应影响支付的速度和可行性。
隐私:消费者应享有隐私权,免受无理监视。
可信中立:全球货币流动应公平公正,不受歧视。
稳定币是货币演变的下一步。它们结合了传统法定货币的主权可信度和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将对主权的信任与对公司权力的信任分离。这或许是未来货币的最佳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