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Ryan Adams,Bankless 联合创始人
原文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编者按:本文是 Bankless 联合创始人 Ryan Adams 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信中,Ryan 提出了一些关于财富管理的核心建议,明确指出「别把钱存在银行」,并揭示了银行体系中存在的三重「骗局」。他最终推荐了一种替代方案:保留部分美元用于日常开支,同时将财富分配到比特币、黄金和股票等能够跨时间储存价值的资产组合中。以下为全文翻译:
亲爱的儿子:
别把钱存在银行里。银行看似安全,实则是一个三重「骗局」。
任何时候,美元其实都有一个无风险收益,就是国债。国债本质上是「穿了短期政府债券外衣的美元」,能为你带来 4.2% 的固定收益。
这是一笔毫无额外风险的收益,相当于白送给你的财富。然而,银行却不会在储蓄账户中把这笔收益分给你,而是选择自己私吞。他们不仅隐瞒这笔收益的存在,还积极游说美国政府,阻止储户获得这份应有的回报。
银行拿着 4.19% 的收益,只分给你 0.01%
有钱人根本不把钱存入银行,而是将现金投入到国债中,而非储蓄账户。但中产阶级和金融知识匮乏的人,每天都被隔壁那家「友善」的银行偷走收益,自己却毫不知情。
银行游说团体还盯着加密货币稳定币那点收益,不让你碰。他们散布恐慌言论,说要是没了储蓄账户这门「吸血」的生意,整个金融市场都会崩盘!
收益率会变,所以你得密切关注美联储主席的表态,但只要收益率还是正的,就应将美元投入短期国债和货币市场,而非银行账户。
接下来你需要知道的是:收益率是假的。
你以为现在拿到的 4.2% 收益,真的能弥补购买力损失吗?实际上,这只是「名义收益率」。因为美元的购买力每年都在缩水——这就是所谓的通胀。即使在经济状况较好的年份,通胀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而一旦经济形势恶化,通胀只会更加严重。
过去四年,你的实际收益大概是这样的:
账户的收益率减去每年的 CPI,结果实在不怎么样
因此,在过去四年里,有两年你亏的比赚的多得多。
更糟糕的是,那些「假收益」还要被当成收入征税。
假设你的所得税率是 20%,你得先按 20% 对那些「假收益」缴税。于是,实际收益变成了这样:
通胀「税」之前,你先缴了所得税,美元相当于在双重征税
真实收益率 = 名义收益率 - 通胀。
他们试图让你相信,通胀就像重力或物理定律一样自然,但实际上,这是现代政府和央行体系的刻意设计。
通胀就是一种税,和其他税种没有区别,只是被他们藏起来了。
我知道你不介意缴纳自己该缴的税。公共服务很重要,你也认同共同利益。但这种隐藏的税呢?专门针对想为未来存钱的中产储户下手,这公平吗?
学学有钱人:他们通过持有大量资产而非美元来逃避「储蓄税」。这就引出了第三个,也是最阴险的一层嵌套「骗局」。
好吧,我这话有点夸张。美元是真实存在的,但只是「暂时的东西」。它适合短期支付,却不适合跨时间储存财富,也不适合作为留给未来的资产。它是交易媒介,而不是价值储存工具。
基础货币供应量叫 M 0,就是现金和银行准备金。你看危机时它涨得多猛,整体趋势就是一路向上
美元没有长期的稀缺性约束,供应量一直在增加。你持有的美元在总供应量里的占比,缩水速度比收益弥补的速度快得多,因为他们一直在印钱。
美元的发行量几乎从未被提及。经济学家只盯着通胀和购买力,但从长期来看,货币供应量增加会让美元相对于资产贬值。印的美元越多,你手里的钱就越不值钱。
M 2(M 1 加短期储蓄)也是一样,危机时猛涨,趋势是一路飙升
别陷入经济学家的争论,自己看图表就好。不管谁掌权,政府都会把印美元当作经济和政治的「润滑剂」。美元本来就是干这个的,不是用来储蓄的。
看看这张图里的蓝线:
标普 500 以美元计算,1971 年以来涨了 6339%;但以黄金计价,标普 500 反而跌了 21%
过去 54 年,把财富储存在黄金里,都比储存在美国 500 家最大、表现最好的公司里强。
这张图不是让你去买黄金,而是告诉你:我们称之为「钱」的东西,我们用来衡量一切的东西,你银行账户里的美元,根本不算真正的「钱」。它不能储存价值,一直以来都不能,未来也不会能。
他们所说的「钱」,不是价值储存工具。综上所述,这就是三层嵌套「骗局」:
那么,该怎么办呢?
留着部分美元应付短期需求,比如日常开销、缴税、应急资金,并用国债的形式赚取收益。
把所有长期财富分配到能跨时间储存价值的资产组合中:股票和房地产也行,但比特币、以太坊和黄金也不错。后三者供应稀缺,不会被通胀稀释。这些资产看起来风险高,是因为波动大,但波动不等于风险。
中期财富也可以放点在国债中,当长期价值储存资产跌价时,就把现金投进去。这就是投资的门道,巴菲特说得对: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不用急着出手,等大跌的时候,用年甚至十年的维度去思考。
尽量使用加密货币工具和交易所来操作这些资产。避开最前沿的风险,这样既能站在前沿,又能避开加密货币颠覆传统金融时的雷区。
学校不会教你这些。但你必须学习,继续钻研,保护好自己的未来。
别把钱存在银行里了。把钱变成资产,放进加密货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