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结构的演变,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正迅速成为永续合约交易的主要阵地。到2025年,DEX已占据全球永续合约交易量的20%-26%,相较两年前仅个位数的占比,这一增长趋势无疑引发了行业关注。
今年初,Hyperliquid通过无需许可的上市机制(HIP-3)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允许用户通过质押50万HYPE创建永续合约市场。此举不仅为链上交易注入了更多流动性,也让DEX与中心化交易所(CEX)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在永续合约交易中,盈亏(PnL)的核心驱动力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维度出发,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各平台的优势与特点。
Hyperliquid的HIP-3机制显著提升了长尾市场的流动性供应。如今,未平仓量能够持续多个资金费率周期而不蒸发,第三天和第七天的流动性也足以承接大额交易。这使得Hyperliquid在“小众”交易对上展现出强大的深度优势。
Solana生态中的Bullet则以其毫秒级确认时间脱颖而出,在快速行情中实现更紧密的滑点。EdgeX作为zk实现的类似方案,同样通过优化撮合引擎为交易者提供了更具成本效益的选择。
Lighter通过ZK证明覆盖撮合和清算过程,确保价格-时间优先和ADL路径可被审计。这种透明性在市场抛售时尤为关键,清算行为始终符合文档描述。
ApeX (Omni)则在用户体验上下足功夫,提供无Gas费前端、高达100倍杠杆以及CEX级别的API支持,确保高频交易者在剧烈波动中仍能保持敏捷操作。
Avantis (Base)引入了零费用/利润分成(ZFP)模式,取消开仓/平仓/借款费用,仅对盈利的平仓收取费用。这种设计降低了震荡行情中的费用拖累,优化了短期交易流。
Paradex (Starknet)则通过零售价格改进(RPI)实现了$0吃单费。然而,是否更便宜取决于点差——在平静时段,RPI往往更具优势;而在新闻事件发布时,点差扩大会改变计算结果。
三个关键数据点揭示了DEX崛起的结构性原因:
选择一个速度型平台(如Hyperliquid / EdgeX / Bullet),一个费用模型对冲平台(如Avantis ZFP或Paradex RPI),以及一个你信任的链原生选项(如Solana上的Drift/Pacifica或Starknet上的Extended/Paradex)。最终,让延迟、证明、有效费用和清算逻辑根据你的订单量来决定最佳交易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