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比特币减半事件将区块奖励从6.25 BTC降至3.125 BTC,标志着其供应叙事的关键转变。此次减半首次将比特币的年通胀率降至1%以下,进一步强化了其通缩特性,增强了其作为对冲法定货币贬值工具的吸引力。
这种结构性稀缺,加上自2020年以来企业持有的比特币数量增长了21倍(截至2025年8月,持有量达到130万BTC),形成了支撑长期价格弹性的“稀缺溢价”。2024年,美国批准了比特币现货ETF,这一事件催化了机构投资者对比特币接受度的巨大变化。截至2025年9月,九只ETF已累计持有超过473,600枚比特币,其中贝莱德的IBIT占据了52.6%的市场份额。
据OKX报道,这些产品带来了544亿美元的净流入,占比特币总供应量的6%。与此同时,企业对比特币的采用已将其转变为主流财务资产。根据相关预测,目前超过100家上市公司持有100万枚BTC,其中MicroStrategy和特斯拉等公司处于领先地位。比特币在2024-2025年的表现与宏观经济变化密不可分。全球通胀率在2022年达到9.2%的峰值,并在2024年降至4.8%,但各国央行仍保持谨慎。美联储于2024年9月启动了50个基点的降息,标志着其政策从限制性转向中性,而欧洲央行则将利率目标定为年底前2%。
这一宽松周期加上美元走弱(2025年下跌10.4%),放大了比特币作为通胀对冲工具的效用。与此同时,链上指标也显示出同步的看涨情绪。年初至今,交易所余额下降了30%,表明抛售压力有所减弱,而“鲸鱼”持币量(持有超过1,000 BTC的钱包)则激增了45%。比特币与传统资产的相关性已发生演变。2024年,它的表现优于标准普尔500指数(+119% vs. +24%)和纳斯达克指数(+30.8%),但到2025年,它与股票的相关性上升至0.86,反映出共同的风险偏好情绪。
受ETF流入和供应压缩的驱动,2025年的价格预测集中在18万至20万美元左右。展望未来,2026-2027年的预测显示,比特币价格上限可能达到30万美元。长期来看,包括Cathie Wood提出的到2030年达到100万美元的目标,取决于比特币作为全球数字储备资产的普及。比特币在2024年后的发展轨迹反映出它是一种日趋成熟的资产类别。供给侧稀缺性、机构基础设施和宏观经济利好因素的相互作用,重新定义了它在全球金融中的角色。随着各国央行应对结构性通胀风险,企业将比特币视为战略储备,数字黄金的叙事已不再是投机性的,而是制度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