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集团近期发布的美元展望报告引发了市场对美元未来走势的广泛关注。该行经济学家警告称,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在2025年至2026年期间持续放缓,而金砖国家(BRICS)推动的去美元化趋势以及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对美元构成重大结构性阻力。
花旗集团指出,当前全球经济正面临多重压力。其年中报告显示,尽管企业在关税前提前购买行为为2025年初的经济提供了短期弹性,但这种支撑效应已经开始减弱。
“关税前期投入创造了近期的大部分经济韧性,但企业将不得不在未来几个季度偿还这些前期购买的关税成本。”报告称。
此外,关税对美国物价的影响逐渐显现,更多潜在压力或将拖累实际收入和支出。数据显示,美国经济第一季度面向私人国内买家的最终销售额增长了2.5%,但这一增长难以持续,下半年经济疲软的风险正在上升。
值得关注的是,金砖国家正在加速开发绕过美元的支付基础设施。虽然尚未推出统一货币,但金砖国家在促进成员国之间本币结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规划,2025-2026年将重点推进以本币结算的双边贸易,2026-2027年则致力于测试BRICS Pay数字支付平台。
与此同时,欧盟也在考虑于2027年后推出一种用于央行和贸易层面交易的数字结算代币,这将进一步减少国际贸易对美元的需求。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国与俄罗斯、巴西与印度之间的交易逐步摆脱对美元的依赖,金砖国家的美元贸易额将持续下降。
花旗集团强调,这些结构性变化不仅代表暂时的干扰,而是全球贸易运作方式的长期转变,对美元的国际地位构成了深远挑战。
花旗集团货币策略师团队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美元的看跌立场。该行在其资产配置报告中指出:“数据流继续利好欧元,而美元的利差优势正在削弱,这成为推动美元走弱的关键因素。”
主要机构投资者正通过押注美元走弱获利。传统上,美国利率上升会吸引资本流入并支撑美元,但目前这一驱动因素正在失效。
此外,花旗集团预测美联储将在未来逐步降息,每次会议降息25个基点,到2026年3月将终端利率降至3.0%至3.25%。然而,这一过程需要经济活动和劳动力市场出现实质性疲软,这将使美元进入一个脆弱时期。
关税问题的复杂性进一步加剧了美元的困境。花旗集团预计,美国将在第三季度根据第232条款对铜征收25%的进口税,并对铂、锌、镍、锡和铀征收至少25%的类似关税。这些商业壁垒正在引发不同的通胀趋势,对欧洲而言具有通缩效应,而对美国则是通胀性的。
这使得金砖国家推动的美元替代方案更具吸引力,尤其是对于那些希望规避美国施加成本的国家。花旗集团认为,美国经济基本面恶化、金砖国家支付系统的快速发展以及长期存在的关税不确定性,共同构成了美元面临的结构性阻力。
总结来看,花旗集团对美元的预测揭示了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大转变。金砖国家的支付体系崛起和去美元化趋势,正在重塑全球金融运作方式,而美元的传统主导地位可能在未来几年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