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国股市不断刷新历史高点,但全国范围内并未感受到相应的喜悦。
要点总结经济学家大卫·罗森伯格指出,近期的股市上涨实际上暴露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华尔街的繁荣与普通民众日益加剧的悲观情绪形成了强烈反差。
根据密歇根大学的数据,美国家庭平均持有的股票价值目前已突破30万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数字自2020年疫情初期以来增长了三倍,反映出股市飙升如何推高了家庭账面财富。
然而,这种财富的增长并未转化为乐观情绪。罗森伯格强调,美国人对自身财务状况的担忧程度甚至超过了过去七十年中的任何一次经济衰退。他认为,这种现象表明,当前经济支撑并非源于广泛的收入增长,而是依赖于资产价格的膨胀。
这难道不是泡沫吗?下图似乎印证了这一点。个人资产负债表上的股票价值中位数首次突破30万美元——比2020年4月增长了两倍多。与此同时,消费者信心指数却低于过去11次经济衰退的最低点……pic.twitter.com/CT67kNcFxj
— David Rosenberg (@EconguyRosie)2025年11月7日
密歇根大学的调查显示,消费者信心指数已跌至通常仅在严重经济衰退时期才会出现的水平。历史上,消费者信心与财富之间往往呈现正相关关系——经济扩张时信心上升,经济衰退时信心下降。然而,自2020年以来,这一模式已被打破。财富飙升的同时,消费者信心却急剧下滑,形成了罗森伯格所称的“脆弱的繁荣假象”。
作为少数几位准确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的经济学家之一,罗森伯格认为,当前的分化现象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他指出,感知财富与实际情绪之间的差距往往预示着市场即将迎来重大调整。
“资产通货膨胀
指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导致法定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经济概念。
”罗森伯格在今年早些时候写道:“投机行为可以暂时维持经济运转,但它无法替代信心、工资或增长。”他认为,当前市场的强势主要由投机推动,而非基本面支撑。尽管存在上述担忧,标普500指数仍持续攀升,近期突破了6700点大关。看涨者将此视为市场韧性的体现;而像罗森伯格这样的怀疑论者则认为,泡沫正在逐渐消散。
今年9月,他曾警告称,由于估值过高且盈利无法支撑,美国股市正进入“泡沫区域”。如今看来,他的警告极具前瞻性,因为尽管股票投资组合屡创新高,但市场情绪却跌至新低。
罗森伯格的分析得出一个简单结论:市场繁荣并不等同于经济健康。信心与财富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或许是市场在现实追上之前的最后警告。
历史经验表明,建立在乐观情绪和过高估值之上的高峰往往以同样的方式结束——突然崩盘。